
一平一仄两个简洁而普通的音节,由朗朗上口的《唐诗三百首》为载体,传唱着中华民族的美丽传说和优良品质,与天地共存,日月同庚。古诗词之于中国,犹如血脉和生命般不可拆开。设想,在华夏抗疫战场上,若无诗词与战歌记载这些勇敢逆行志愿者的事迹,将是何等的憾事?


将军令之大白
白雪坚冰,
四十六亿春秋,
万类霜天竞自由,
沧海桑田六界争鸣,
造化炎黄文明。
岿然如山,
为十四亿生灵,
神州遍地皆英雄,
难得盛世百年变局,
儿女狭路逆行。
狂儿醉卧玉门关,
琵琶不负少年头。
烈女饮马敕勒川,
胡笳满纸离人愁。
千古唐诗三百首。
薪火相传效风流。
此身无悔生华夏,
山河同梦士同仇!
旧冠新装卷土骤,
寒春热血再点兵。
人间一诺将军令,
众志成城蚍蜉惊。
国难相托红酥手,
明盔素甲秀平生。
何当大白风波定,
中华正气贯日星。

历经一个月,由北华大学师生创作并演唱的抗疫歌曲《将军令之大白》样品制作完成。这首作品由医学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、班导师刘永超老师作词,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、班导师孙桐佳老师作曲,音乐学院同学演唱,医学技术学院同学视频剪辑,共同完成。
刘永超,医学技术学院硕 班导师
六界生物:真细菌界、古菌细菌界、原生生物界、真菌界、植物界、动物界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物圈,相杀相生,此消彼长。
自人类进化之初,便同各类疾病抗争,最初是单纯通过自己的免疫系统,后来发明了岐黄灸药、抗生素疫苗,现在能够从社会层面进行统一的群体性的治疗防疫行为,这是人类医疗文明的进步,也是免疫系统从单细胞向社会化的质变进化。
我的亲人、朋友、学生,义无反顾的穿上了防护服,来到抗疫的一线。我认为中国人的这种捐躯赴国难的自觉性源自“士”的精神,是我们文化基因所转录驱动的,恰如每次掩卷唐诗三百首,都感慨长叹,无悔生华夏……
有幸能和桐佳老师合作,能够把这种情怀以音乐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。
孙桐佳,音学院硕 班导师
五声音阶:中国古代音律按相生顺序,依次为: 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唐代又为:合、四、乙、尺、工。华夏文明中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五行为万物构成的骨干和基础,那么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就是祖先智慧中山之巍巍,水之汤汤的魂魄吧!
永超老师把歌词初稿给我时,我就立刻想到了秦王破阵曲的恢弘,后陆续加入了铁血唐刀和长安繁华的元素。
歌曲创作期间克服了种种困难:我妻子去驻校工作,我在家照顾孩子,制作时间有限,居家条件有限。 尹芝和栾岩松两位同学克服条件,用手机实现同步录制,虽效果差强人意,但可以作为demo版发一发。等解封后回工作室,会制作出更饱满的声音。
演唱:
18音乐学本科 尹芝
21音乐学本科 栾岩松
视频剪辑:
20临床检验本科 朱静茹